成功案例
GuanHang &Machinery
“吊装巨头”闯全球三一靠什么开路?
外贸的回暖给行业和公司能够带来新机遇。“拿下全球市场!”,是“吊装巨头”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的战略发展路径。
“至4月底,海外销售占比已超越80%,销售额达13亿元。”一见面,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涛就向记者展示起傲人战绩。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下,以起重机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正不断的提高产品技术上的含金量、开拓多元化市场、练就全球化经营的本领,产品行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
三一装备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全球第一吊”等标志性产品,展现我国品牌的强劲竞争力,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吊装巨头”闯全球,靠什么开路?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湖州吴兴高新区的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实地探访。
一排排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三一装备厂区,数百台起重机停放,构成一片“红色森林”。
戴好安全帽,三一装备行政综合部部长秦志胜带记者走进这座投资10亿元的“灯塔工厂”。
车间内,一座座重型设备间,AGV(无人搬运车)来去自如,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部件进行装配,配备自动焊枪的机器人按着红外线轨迹焊接,火花飞溅。从备料到焊接,从涂装到装配,各环节作业有条不紊。
作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装备提供商,从2012年正式在湖州投产以来,三一装备快速由10亿元销售额增加到峰值72亿元。近两年,稳定在45亿元的销售规模。
在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出口市场多样化调整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等积极因素的共同支撑作用下,记者看出,不少企业负责人正从超高的性价比、产业链优势、创新动能等维度分析,找出“闯”下全球市场,并实现“长红”的内生动力。
三一装备也不例外。作为载荷较重的一款工况设备,起重机制造商一定要重视产品的合规性,符合海外的标准及要求。而想要突破出口赛道,需要以更严格的安全和品质衡量准则,应对日益提高的市场准入门槛。
“我们的零部件都很笨重,以前工人们围着机械设备爬上爬下,赶上生产繁忙时,生产线就容易打乱战。”秦志胜介绍,数字化改造,相当于为这头“大象”打通“任督二脉”,把肌肉、骨骼、大脑等都协调起来,组成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有机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
“国之重器”出海,自带“名片效应”。为展示硬核实力,三一装备在产品质量上几乎达到“挑剔”的地步。
谢涛拿起一台起重机模型举例,起重机臂架之间的焊接焊缝是质量的核心。“红色臂架由一根根钢板拼接而成,交接处的焊接头需达到一级焊工要求,每个焊缝都需经过多次超声波探伤,检测是否有裂缝。”
把焊缝做到“天衣无缝”,实则并非易事。钢板厚度达70毫米至100毫米,完成如此细微的焊缝,焊接机器人都做不到,需要电焊工手动操作,能达到如此工艺水准的电焊工行业内寥寥无几。为此,三一装备频下苦工提升焊接工艺水准,甚至从美国引入一位焊接专家,对焊接工作做全方位技术指导。
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带来的技术窗口,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下,企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无法替代性,给出口带来更多“底气”。
三一装备展厅里,陈列着过往的战绩,时间轴上每间隔1至2年,就会创造新的吊装神话。自三一装备投产至今,湖州工厂累计生产、销售桁架臂、伸缩臂、多功能等各类履带起重机数量超1万台。其中,自主研发的SCC98000TM、SCC40000A、SCC36000A履带起重机,三次刷新世界履带起重机最大吨位纪录。
“当我们在为三一在国际舞台上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欢呼雀跃时,也看到德国的利勃海尔仍牢牢占据全球起重机行业第一品牌地位的现实。”谢涛说,以“鼎新”带动“革故”,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
每年将营业额的5%至7%投入研发,是三一装备雷打不动的惯例。“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慢慢的变快,研发周期已经从2年缩短至8个月。”谢涛和记者说,近几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研发,引进多位海外高精尖人才,在基础科学、新材料应用、工法应用、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
近两年,三一装备将突破欧美高端市场,视为攻下全球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一步。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80TB是其拿出的拳头产品,产品一经下线就成为欧洲工程机械设备领域的“爆款”,海外市占率一举达到31%。
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迈出国门的一小步,是背后7年的技术储备。能够匹配起重机动力的能源控制管理系统、液压系统等都需要从零摸索。此外,还需要在一些“加分项”上下功夫,如集合多项创新技术,如超大容量电池,做到充电2小时,工作一台班;既能交流充电还能直流充电,充电无忧,还能一边充电,一边干活。
全球起重机领域,欧洲产品主打生态牌、美国产品与创新结合、日本产品的“精益型”深入人心,中国企业赢得国际市场靠什么?谢涛直言,靠的正是创新和品质。
过去两年,三一装备的品牌自信可凭实力说话:实现发动机、液压件、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并且国产品牌零部件也随同主机一道出海,成为“一带一路”新国货。
“产品在欧洲特别好卖”、“性能好价格低,让境外消费者实在‘难以抗拒’。”常常从外贸企业口中听到这几句话。
全球人工成本增加、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实则是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产业体系,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产品极具价格实惠、交货周期短等优势。”谢涛举例,纯电动履带式起重机80TB自下订单到交付只需6个月,而国际同类企业至少需要12个月,且价格仅有竞品的70%。
出海拓市之旅,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在谢涛看来,与其背靠全国产业门类最丰富、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群有紧密联系。
三一装备所处的吴兴高新区,是浙江省唯一以物流装备为产业定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汇聚10多家行业龙头,关联智能物流装备企业470多家,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
“70%的原材料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产业集聚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谢涛分析,谁能较好控制成本,谁就是赢家;谁能稳定体量,谁就能赚钱,这就是国内企业相对国外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比如配重、路基板、拉板、焊接件等这些配套供应商都在企业50公里范围内,极大缩短的物流周期、降低采购成本。与此同时,通过链主企业的拉动,也提升供应链的品控能力,一起走出国门。
也正是看到产业的“聚合力”效应,“三一”落户吴兴15年间3次追加投资,每次均在百亿元以上,建起了起重机、装载机、登高机和研究院的“三机一院”物装产业生态。
“当前处于三一装备由大向强,从快速地发展到高水平发展的转型时期,吴兴高新区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式服务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保障。”谢涛为此点赞。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吴兴区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蔡宏杰表示,近两年,高新区全面落地全产业链增值服务,赋能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通过“头部牵引”引进了20余家配套企业,实现上下游无缝链接。未来,将以更优营商环境构建万亩千亿产业矩阵,以“物流装备产业重点合作发展区”为新契机,凝聚推动物流装备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合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