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GuanHang &Machinery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海南岛四面环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船是连接岛内外的唯一交通工具。海南造船历史悠远长久,无论是舟筏时代、帆船时代、机帆船时代,还是钢质船时代,海南人造船渡水闯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从烧木造舟,到帆影点点,再到巨轮鸣笛,一部微缩的海南船舶发展史带给我们思考和憧憬。今天是中国航海日,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海南船谱,敬请关注。
渡水而来,海南岛的先民们以舟楫为凭,越过琼州海峡,在蛮荒之地播种文明;依水而生,沿江河湖海居住的海南儿女驾驶各式船舶,捕鱼捉虾,追求美好生活;向海图强,新时代的海南人矢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强省……
从古至今,海南人就地取材,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法,建造出了独木舟、缝合船、木帆船、机帆船、钢质船等类型的船舶。这些南来北往的船舶留下的桨声帆影,在中国海洋史上留下了精彩非凡的海南片段。
神话八仙过海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场景:铁拐李坐在葫芦上渡海。神仙乘葫芦漂洋过海,靠的自然是法力。不过,葫芦可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将葫芦系在腰上以增加浮力过河。有专家觉得,葫芦(加工后也称葫芦腰舟)是海南黎族先民最早使用的渡水工具之一。
清代佚名绘本《琼黎一览图·渡》载:“黎中溪水最多,势难徒涉,而黎人往来山际,必携绝大葫芦为渡;每遇溪流断处,则双手抱瓠浮水而过,虽善泅者不能如捷,不可谓非智也。”海南岛腹地河网密布,黎族人选取个头大的葫芦,在葫芦外围按照一定的纹样套编藤条或竹片,使之易于立放和悬挂,然后将葫芦顶端削去,留一开口,再做一个皮制的盖子盖上。过河前,泳者将衣服塞进葫芦并盖上盖子,然后单手或双手抱着葫芦下水游到对岸,取出衣服穿上继续赶路。
如今,跨江大桥和现代船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渡江方式,但在海南岛西南部山区,仍有一些农户留有葫芦腰舟。作为水上交通“活化石”,“黎族渡水腰舟”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腰舟虽然小巧好用,但毕竟载重量有限且基本上无法用于运输大件货物,于是用竹木制成的排筏应运而生。海南黎族先民善用竹,他们取山林中的竹子制作盛具、渔具、乐器、武器,用有一定柔韧性的藤条绑缚粗竹竿制作竹筏,然后乘桴浮于江河,或运输物品,或捕鱼,或走亲访友。
明清时期,许多产自海南的贡木——成材的花梨木就是由黎族人用他们制作的竹木筏运出深山,再由官船经琼州海峡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琼黎一览图·运木》记述了黎族人采伐花梨木并运出山的情景:“黎人每伐一株,必经月而成材,合众力推放至山下涧中,候洪雨流急,始编竹木为筏,缚载于上,以一人乘筏,随流而下。”
竹木筏制作的过程简单,浮力较大,适合用来运输物品,但也有明显的缺点:腐烂快,仅适用于比较平缓的水道。
无论是古老传说中海南黎族先民乘独木舟渡海而来,还是宋元时期大量福建人乘木帆船迁琼,或是明代部分广西士兵乘战船抵琼并在此落户,海南各族群先祖的迁琼之路,大多与舟船关联紧密。
古越人因善于航海闻名。一些学者觉得,约5000多年前古越人中的一支首先登上海南岛,并在此定居繁衍后代,他们便是海南黎族先祖。1976年,广东化州县(今化州市)出土6艘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独木舟,证实了古越人用独木舟渡水甚至航海的可能性。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等地藏有海南黎族人制作的独木舟。其中一条独木舟约4米长,由木棉树刻凿而成,舟内可乘坐两到三人。独木舟的制作的过程主要有火烧法、刻凿法两种。在没有铁器的时代,古越人发明了火烧制舟法,即用泥巴涂抹覆盖住大树树干需要保留的部分,再用火烧树干上需要刳除的部分,烧好后进一步加工使之成型。
目前,在海南黎族聚居区,仍有一些老人掌握这种原始的独木舟制作的过程,他们还用火烧法制作独木凳等其他独木器具。
缝合船又叫藤埠船或藤布船。清代广东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舟语·藤埠船》中记载:“琼船之小者,不油灰,不钉鎝,概以藤扎板缝,周身如之……苏轼云:番人舟不用铁钉,止以桄榔须缚之,以橄榄糖泥之,泥干甚坚,入水如漆。盖自古而然矣。”
苏轼所说的“番人舟”就是缝合船,其制作技艺由东南亚或西亚传入我国。1980年,学者戴开元在海南万宁和文昌发现当地人建造和使用缝合船。其中,万宁的缝合船长7米至10米,宽近2米,中部舱深约0.8米,船体呈梭子形。船上无桅无舵,也没有甲板和舱室,驾船人用桨槽推进船体。船壳板厚约2厘米,用当地的白兰木制成,龙骨、龙肋等构件用杂木制成。所有船体构件的连接不用铁钉钉合,而是用椰子壳纤维搓制的绳子,像缝衣服那样穿过木头上的钻孔捆扎。船壳也不用桐油、石灰艌缝,而用茅草填塞板缝,再压上竹片,然后用绳子捆紧。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木帆船是海南人渡琼州海峡、出海捕鱼、发展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工具。海南船工建造木帆船,大多承袭了广船造船技艺,造一艘木帆船,需经过选料、断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钉榫、投船、艌缝、打油等几十道工序。
海南建造的木帆渔船,龙骨、龙肋、底板一般都会采用气干密度高、有油性或蜡质的木料,船身越大桅杆越多。按桅杆的多少,木帆船可分为单桅船、双桅船、三桅船等。一般来说,单桅船可载重十几吨,双桅船可载重二三十吨,三桅船可载重三四十吨。
在海南船工看来,建造木帆船有3个关键之处:榫卯、艌缝、水密隔舱。船在海上行驶,最怕风浪与碰撞,船的榫卯结构可增强其抵抗震动的能力,艌缝可强化船板之间的接连,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设置水密隔舱,为航行安全营造了最后一道屏障。
1097年和1100年,苏轼因被贬海南两次乘船穿越琼州海峡。虽然已无法考证他一来一去坐的是什么船,但根据“今雷州徐闻县递角场,直对琼管,一帆济海,半日可到”(《岭外代答》)等记载,宋代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应有帆船往来。
明代末期,海南的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准。据清代学者钮琇于康熙年间编著的《觚剩续编》记载,明代名臣海瑞的后人海述祖于明崇祯年间斥千金家产,用3年时间打造了一艘长28丈(以明代木工尺计约87米)、桅高25丈(约78米)、有24叶帆篷及64个船舱的巨型艚船。这艘船驶出海港时,十分壮观!
木帆船以风力作为主要驱动力,这就决定了驾船人必须及时关注天气信息,等待有利风向。这种局限性大幅度的降低了海上航行和海上捕捞的效率。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使用机帆船,海南琼海、临高等地率先对木帆船进行机帆化改造。所谓机帆船,即装有发动机的帆船,有风时用风帆推进船体,无风时用发动机推进船体。在改造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通常在接近船尾的地方装上动力装置及螺旋桨,并在机房上方建造舱体,舵手在舱体内操控船的速度和航向。
20世纪70年代,随着船用发动机的普及和柴油价格的下降,许多机帆船不会再使用帆桅。至90年代初,海南的大型渔船大多数都实现了机械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仍有部分渔民喜欢驾驶安装了燃油动力系统的木制渔船,但一体成型、造价较低的玻璃钢船已慢慢的变成为主流产品。有的玻璃钢船带活水舱,该舱可循环利用海水,有利于渔获长时间存活,深受渔民喜爱。
近几年,海南一些现代化的造船厂已具备建造大型钢质船的能力,正积极探索设计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环保型船舶。海南与船的精彩故事正在继续上演!(作者系海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
琼海的西沙特产船为潭门、青葛等地的特有船种,作业区域主要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