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GuanHang &Machinery
【48812】三代四人参军 家国情怀代代传
“爷爷,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从戎。”一天,尚在初一的李茗点坚定地跟太爷爷李竹林说道。抗美援朝老兵、本年已90岁高龄的李竹林听了这句话心潮澎湃,仅一句话便让白叟回想起那难忘的年月。
李竹林的家在桐城市范岗镇樟枫村,朴素的两层小楼,门口的篮子里放着刚刚从地里摘的新鲜蔬菜,精力矍铄的李竹林在门口的晒场上打稻谷,这些稻谷是自家田里收割的。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李竹林深入的理解现在平平美好的日子得来不易,在李竹林的带动下,他们家三代四人先后参军,“这是咱们宗族最值得自豪的事。”
1953年正月,李竹林应征入伍,“一开始的方案是咱们抵达合肥今后在那里练习3个月再到朝鲜战场参战,后来在合肥就没停,直接走了。然后到了今日的辽宁省,咱们每3人一班,每人发50斤面粉,做大饼,没有做大饼的一班人就练习。”李竹林说,后来才知道这些大饼全部是带到朝鲜战场上去的。“还在正月里的时分,咱们就从丹东过鸭绿江抵达朝鲜。”
李竹林说,他地点的是志愿军铁道兵团四师十二团四营十三连,“是一名铁道兵,抢修铁路的。”李竹林回想,白日美军的侦察机非常多,他们在行军途中只能躲在山里,天气冷就用自己的脸盆烧水再灌到水壶里,“为防敌军轰炸,咱们吃饭要特别快,时刻到了吃完没吃完都禁绝再吃了。”
“有一次我在大桥上抢修被敌军摧毁的铁道,桥的一侧是山洞,底下是很深的河。其时不像现在机械化程度这么高,摧毁了3根钢轨,我一个人推着3根钢轨每根有20米长,不只非常重还特别需求技能。正在作业中时,一辆火车吼叫着就要向我冲来了。我其时一看来不及了,跳下去也是死,站在上面也要被火车撞死,我就没有动了。这样一个时刻段站在山洞一侧的战友拼命挥舞着手里的红旗,终究火车驾驶员看到了慢慢地停了下来。”李竹林说,在战场上相似的工作还有许多。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李竹林先后在湛江等地练习,退伍后又扎根底层担任乌石村大队书记(现范岗镇樟枫村),度过了人生最名贵的14年。即便退伍,李竹林仍就坚持武士风格,立足本职,敬业贡献,并尽力把“参军”的接力棒传好。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训下,儿子李湛江和李春生也相继参军入伍,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国防工作。
2000年,李湛江又将儿子李园送到了兵营。祖孙三代接力,朴素又崇高的兵营情结,近70年的时刻里演绎了“情系国防”、薪火相传的家国情,也演绎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的最美故事。